目前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,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,復課指日可待。學校是人群聚集的特殊公共場所,中小學生又是易感性較高的人群,做好學校的防疫防控工作責任重大。
開學孩子們午餐吃些什么是家長們較為關注的話題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能否讓孩子們在開學伊始能夠吃上放心可口的午餐,牽動每個家長的心!孩子的飲食健康是家長牽掛的重中之重,在孩子的成長階段需要不斷地進行營養補充,才能保證孩子的茁壯成長,尤其是在發育中的孩子,每一餐都應該好好吃,注意營養均衡!
我國兒童營養狀況一直備受關注,超重肥胖和微量營養元素缺乏等各種形式的營養不良問題一直存在。如何引導學校食堂及供餐單位為學生提供科學合理、營養均衡的學生餐,以保證兒童獲得均衡膳食、促進他們健康成長顯得尤為重要。
防疫期間學生午餐營養總原則
1.食物多樣,合理搭配
學生餐要覆蓋五大類人體必需的基本食物:谷薯類、蔬菜水果類、畜禽魚蛋奶類、大豆和堅果類、油鹽類。每天品種要多樣,盡可能多攝入不同種類食物,最好平均每天攝入 12 種以上食物,每周 25 種以上,每餐搭配要合理,有主食,有副食,葷素搭配,粗細搭配(可用雜糧、雜豆或薯類部分替代精白米面)。盡量避免食物單一。
2.能量平衡,維持健康體重
疫情期間更要關注自己的體重,不主張節食減肥,也要避免體重快速增長,可根據自身體重的變化,適當調整食物的攝入量和身體活動量。只有吃動兩平衡,才能促進身心健康。
3.足量飲水,少喝甜飲
每天少量多次足量飲水,以白開水或礦泉水為主。出汗多可適當增加飲水量,不要等到感到口喝時再飲水。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,更不能用飲料替代水。
4.多吃蔬菜和水果
每天提供至少三種以上新鮮蔬菜,一半以上為深綠色、紅色、橙色、紫色等深色蔬菜,適量提供菌藻類。有條件的地區每天提供至少一種新鮮水果,不要用果汁代替水果。
5.天天喝奶,促進骨骼健康
考慮到疫情防控期間戶外活動減少,應增加奶類的攝取,保證鈣的攝入,促進骨骼健康。
6.增加蛋白質供給,提高免疫力
動物性食物 (魚蝦等水產品、禽類、畜類、奶類、蛋類)和一些植物性食物(如豆類、堅果類)均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。優先選擇水產類或禽類,畜肉以瘦肉為主,少提供肥肉。每周提供1次動物肝臟,每人每次20~25g。
7.合理烹調,控油限鹽
學生餐要清淡,每人每天烹調油用量不超過 25-30g;控制食鹽攝入,包括醬油和其他食物的食鹽在內,提供的食鹽不超過每人每天 5g;蔬菜應先洗后切;烹調以蒸、燉、燴、炒為主,盡量減少煎、炸等可能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的烹調方式;烹調好的食品不應存放過久;不制售冷葷涼菜,不吃野生動物和魚生,食物要燒熟煮透。
8.提倡分餐制、用公筷
學??筛鶕嶋H情況分時段就餐,錯峰就餐,或送餐到班,或打包帶回教室或宿舍用餐,不扎堆用餐或面對面用餐,用餐時少交談、取餐時保持一定距離。不要共用餐具,使用公勺公筷,最好使用獨立餐具每餐消毒。
9.培養良好飲食習慣
規律進餐,細嚼慢咽,吃好一日三餐,餐餐合理。不漏餐,不偏食節食,不暴飲暴食;合理選擇零食;合理選擇快餐;限糖、禁酒;學會看食物營養標簽,提高營養科學素養。
歡樂買學生營養餐:符合食品衛生要求,以保證學生生長發育為目的,根據營養要求而配制的膳食。我們采用新鮮潔凈的原料制作,食品包裝材料或容器符合衛生標準和規定,膳食保持一定的溫度。 學生營養餐每份所含的熱能的營養素達到營養要求,學生營養餐的制作使營養素的損失降到最低,每份營養餐單獨包裝。歡樂買營養餐的營養配餐是按學生的身體需要,根據食物中各種營養物質的含量,設計食譜,使人體攝入的營養素種類齊全、數量充足、比例合適,即達到平衡膳食。營養搭配是實現平衡膳食的一種措施。
食品安全責任重大,每一份餐的背后都是都是經過嚴格的把關,才能送到同學們的身 邊,呵護孩子們的成長發育。
配送中心 孫光宗